公司資訊
兒童玩積木的好處
兒童玩積木的好處
眾所周知,玩積木的孩子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,但大多是在寶寶3歲以后才給積木,他們認為太小的孩子玩不好。其實一個偶然的發現改變了我的習慣性思維。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:
寶寶1歲8個月的時候,朋友送了她一輛小木積木車。女兒興奮地在房間里拉了一天車,嘴里還在說:“媽媽,我給你帶了很多好吃的,好玩的。你想要哪一個?”這讓我靈機一動:用女兒隨意堆在車上的積木,打開孩子的想象力,鍛煉語言能力,豈不是個好主意?我們玩了一個送貨游戲:女兒“運”了我想要的東西;而且我經常會提出新的要求。對于這些暫時沒有的“東西”,她會欣然說:“你想要的東西沒有,下次讓我帶給你。”當然是取代她認為可以視為某種東西的積木。這個游戲成了我和女兒之間長期的“保留節目”。在我女兒眼里,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積木想象成糖、牛奶、水果、蝦、太陽、鼓、桶、手機.
一歲半以后,女兒基本能分辨紅、黃、藍、綠、黑、白等簡單的顏色。有一次看到她興致勃勃的把紅黃積木堆在一堆,我夸她擺放的好,問她能不能再堆一堆。她看了一會剩下的積木,挑出綠色的,突然出現在她面前的四堆(積木總共有四種顏色)。受到孩子們的啟發,我提出把圓柱形的積木拼在一起,女兒很快就挑出了紅黃顏色的四個圓柱;我又讓她把立方體挑出來,她一連拿出了四個;然后,我讓她找出那個長長方體,給她看一個。女兒根據我的長相拿了幾個,長長方體和短長方體(積木里有兩種長方體)。我給她看了長長方體和短長方體。女兒重復了幾次才說對,但好像還是聽懂了。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,我們多次玩這個分類游戲,逐漸區分出不同的形狀、長度和高度。
2歲以后,女兒更喜歡建造一些東西,大部分是把積木按順序排好,不分形狀和顏色,最后合上,起個好聽的名字:城堡。在城堡里,她經常把幾塊積木放在一起當房子,把兩塊積木排成“十”字形做成蹺蹺板;或者采取“D”形,做一個滑梯。我們引導她用積木模擬熟悉而簡單的物體,比如飛機和售貨亭。我女兒有時候也試著去做,但是她最感興趣的是建高樓,就是把長方體的積木一個個疊起來。一開始她只能堆三四塊,后來就崩潰了。我們開始示范,教她最后一塊的四個角要和下一塊的四個角對齊。女兒很感興趣,按照我們說的上去了。十天之后,她的“高樓”比她還高!女兒歪著小腦袋抬起頭,臉上有種成就感。
- 上一條:什么樣的兒童滑梯受歡迎,孩子們喜歡玩什么滑梯
- 下一條:幼兒園滑梯游戲的認知